close

馬略將軍(Gaius Marius ;Latin: C•MARIVS•C•F•C•N)於西元前104年軍事改革後 , 騎兵不再只由羅馬貴族騎士團及同盟國騎兵組成,更多自外族雇傭 , 每軍團騎兵數量數百人....
騎兵於行軍時於稍前方偵查,會戰時部署於兩翼

壹 會戰陣形

一 橫隊戰鬥序列

1.橫隊第一類陣勢(類似軍改前中隊戰術Maniples Tractics)
和軍改後大隊戰術(Cohort Tractics)比較起來,
中隊戰術(Maniples Tractics)在大會戰之外的運用 , 較不具使用彈性.....

雖大部分的資料都說 , 馬略軍改後羅軍以大隊戰術戰鬥 , 但凱撒戰記之附錄中 , 把這類陣勢也列入了 , 表示可能
中隊戰術依舊繼續在大會戰被採納 

 


2.橫隊第二類陣勢(採用
大隊戰術Cohort Tractics)
因(第一線每大隊)前線的3個中隊一開始就並肩戰鬥,初期統合戰力較易發揮,兵力運用較為零活,
高盧戰記有提到,在大會戰以外的場合,凱撒有時會命副將﹝Legatus ,LEGATVS
率領打破軍團建制,把軍隊區分出數個十幾個大隊組成的分遣隊,以服臨時之任務....各大隊也能夠獨立執行任務

 


PANZER賢拜於批梯梯歷史板,提出上述各類橫隊陣勢的第一戰列應在接敵前,排列成不留給後方戰列前進空間的隊形, 

第一戰列覺得疲倦時才成梯次退至第二線後方,

第二戰線再排列成不留給後方戰列前進空間的隊形,向前接敵….(重複該過程),第三戰列出動時通常為戰況危急…. 

(一般的通說是前方戰列在接敵前,會留給後方戰列向前支援的空隙….富勒將軍曾質疑過,敵方騎兵將可由該空隙直接突破陣容,造成士氣大跌…..) 

 

詳情請見
http://www.ptt.cc/bbs/historia/M.1056259419.A.929.html

這種橫隊三線戰列戰術,
眾所皆知的優點,是每線在數十分鐘後可退至後方休整,因此邏輯上有幾乎無限的戰鬥時間,而傳統的phalanx隊形後幾列士兵(即使未投入戰鬥)所受精神疲勞的累積,無法獲得合宜之放鬆.....

缺點為
1‧如前線戰列撤退至至後方戰列時,敵方不顧疲累窮追上來,且配合輕步兵、騎兵突擊,(那使用橫隊三線戰列戰術的軍隊)陣形一時之間會陷入混亂....
Marcus Claudius Marcellus(號稱義大利之劍)曾被漢尼拔在羅軍前線撤退至後方(以待休整)時,迦軍猛烈追擊羅軍前線部隊,一瞬間羅軍陷於兵合而不齊之境......

2‧如果在尚未展開成戰鬥序列時,就受到襲擊,那重裝步兵的標槍和劍無法更有效施展, ( 據羅馬人的故事之說法 ,  一萬多人的集團軍 , 布陣約要花上三小時..... )
亞德里安堡之戰(Battle of Adrianople 378AD)就是有名的史例,在羅馬軍隊布陣完成前,會戰就意外的開始,在歌德重騎兵衝散兩翼羅馬騎兵後,一部分尚處於行軍縱隊的軍團兵受到大屠殺...........

二 方隊戰鬥序列

方隊戰鬥序列按普通三橫隊形式組成,其中三個大隊朝正面,七個大隊(其中三個大隊向後,另四個大隊兩兩面朝兩個側面)分別朝著其餘三個方向,方隊是用來對付大量騎兵,

像克拉蘇(Crassus)在卡萊之戰(battle of Carrhae)就是布置成空心大型方隊序列(通稱克拉蘇空心大方陣,這已經是集團軍級的方隊戰鬥序列了.....

p.s克拉蘇空心大方陣示意圖

http://www.ptt.cc/man/Warfare/DDF9/DB77/M.1124651510.A.DAC.html


三 圓隊戰鬥序列

是方隊戰鬥序列的變形,亦和方隊一樣用來對付騎兵,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貳 行軍縱列

羅軍行軍速度可分
正常行軍:5小時走25km
急行軍:7小時走30-35km
強行軍:晝夜不停一直走,但平均時速可能降低......
(羅馬人的故事是用常行軍、強行軍、最強行軍來分,但某I實在看不出第二種「強」在哪,故第二種改稱急行軍)

一 縱隊行軍隊形

一般軍團以縱隊形行軍,行李縱列緊隨其(各軍團)後﹝上列各橫隊會戰陣勢旋轉九十度,亦可作行軍縱隊,接敵時,前方大隊堅守,後方大隊向右前方展開﹞,騎兵、輕步兵於行軍時在稍前方偵查及掩護翼側…… 

 

二 輕裝行軍隊形

在較接近敵軍時,凱撒會以有經驗的主力軍團輕裝前進,接著是全軍集中之行李縱列,後為1-2個(未和敵人接戰過的新兵)軍團為後衛,以護送全軍集中之輜重 隊…..在高盧戰記有敘述過這種行軍隊形…… [戰爭沉思錄]引普魯塔克的話 : 凱撒的軍隊在輕裝前進時 , 可以一日連續行進一百多里 ....

P.S‧軍團兵標準是約負荷23公斤,有說15公斤,有說50公斤;包含糧食兩周、扎營的工具、盔甲、大型方盾“斯邱托姆”、短劍“格拉蒂斯”、兩三枝投槍、 標槍投擲器、長矛、鋼盔…..等。

在Marius軍改後的羅馬軍團兵有「Marius的騾子」之稱,暗喻標準負荷太重,就連該由輜重隊的騾子搬的東西,都給軍團兵扛了之類的意思吧, 

「輕裝前進」指的是,卸下兩周糧食、扎營的工具等戰鬥用不上的東西) …


三 矩形行軍隊形

在非常接近敵軍時,會部署成矩形縱隊,即縮短行軍縱隊長度,以廣正面方式前進,隨時準備接敵…… 

 

抄襲的書
凱撒戰記、內戰記、高盧戰記、戰略之父漢尼拔、羅馬人的故事/漢尼拔戰記、羅馬人的故事/勝者的迷思、羅馬人的故事/凱撒時代、羅馬人的智慧、武器和戰爭的演變、凱撒大帝、西洋世界軍事史、武器屋、戰爭沉思錄……

剽竊的網頁: 
http://gps.wolflord.com/viewtopic.php?t=111 
http://www.warstudy.com/history/general_history/weapon_war/003.xml 
http://forum.gamebase.com.tw/content.jsp?l=2002&no=1838&cno=18380002&sno=70980825&p1=11&p2=3&o=dat&rc=76 
http://gps.wolflord.com/viewtopic.php?t=1738 
http://www.warstudy.com/history/general_history/index.html 
http://www.warstudy.com/history/general_history/weapon_war/005.xml
http://www.warstudy.com/history/general_history/western_military/119.xml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Second_Battle_of_Adrianople
http://61.129.65.8:82/gate/big5/game.eastday.com/epublish/gb/paper370/1/class037000004/hwz900433.htm
http://forum.gamebase.com.tw/board_archive_function.jsp?cno=0&no=1838&mode=10&article_no=543746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Battle_of_Chaeronea_%2886_BC%29 


批梯梯歷史板

http://www.ptt.cc/bbs/historia/index5.html

http://www.ptt.cc/bbs/historia/M.1056033102.A.319.html

http://www.ptt.cc/bbs/historia/M.1056033540.A.BEA.html

http://www.ptt.cc/bbs/historia/M.1056259419.A.929.html

http://www.ptt.cc/bbs/historia/M.1056647442.A.12A.html


批梯梯戰史板

http://www.ptt.cc/man/Warfare/DDF9/index.html

http://www.ptt.cc/man/Warfare/DDF9/DB77/M.1124651510.A.DAC.html

………………….

 (族繁不及備載)


突然發現,有些參考書目和PANZER賢拜重複,仔細看該前輩的文除了Victor Davis Hanson的說法不得不引,還是難免很多地方侵犯其著作權.........

  還好已取得授權 , 多謝PANZER賢拜...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修女 的頭像
    小修女

    神聖玫瑰修會

    小修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